好的巖茶飲用后齒頰生津,咽喉潤澤,全身上下都感覺美滋滋的,能讓人明顯感覺到良好的“喉韻”。但巖茶的鎖喉,是一種生理不適,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飲茶后的晦澀感,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那種感覺,像平常不吃檳郎的人,偶爾吃一下,也會產生類似的感覺。
巖茶的鎖喉,其實并不可怕,它造成的只是咽喉部的不適應,幾杯清水下肚過一會兒就能緩解了。不過茶葉的“鎖喉”本質上并不是一種好的表現,它與巖茶的品質息息相關,很大程度上說明其在品質或者工藝等某方面存在不完美,當然有時也和飲茶人的健康狀況相關。
為什么有些巖茶喝的鎖喉?
1山場有問題
山場就像是茶樹的“家”,“家庭環境”會直接影響茶樹品質。假如巖茶所在山場土壤條件惡劣、又是向陽區域,光照時間長,且茶樹長期處于相對缺水的環境下,茶湯便會淡薄粗糙,這是內含物質的嚴重協調失衡所導致的。
大家都知道,巖茶重山場,過去常細分“三坑兩澗”、正巖、半巖、洲茶、外山茶的概念,體現了茶人對山場的重視。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,巖茶本身生長環境存在的缺陷,難以通過后期加工,進行大比重的彌補和改善,故而直接影響著巖茶的口感,由山場引發的“鎖喉”現象也就不奇怪了。
2工藝不完美
品質差的巖茶遇上好的工藝,提分太難;但品質好的巖茶遇上不精細的工藝,減分卻很容易。這里的工藝主要指的是焙火工序。
火功過高或者用火越急的成茶,會發生碳化現象,產生焦條,使葉片內質碳化,飲后不適;
而焙火程度不夠的茶,在撿剔、風選等環節不過關的情況下,喝起來不僅感覺茶湯純凈度不夠,咽下時也會出現異物感;
至于剛剛焙過火未經陳放的茶,會因火氣尚存,在口腔上顎和咽喉處出現麻點、刺激感和干澀感。
以上三種情況都會令巖茶出現“鎖喉”的情況。所以,巖茶的制作就像是給茶“化妝”,精湛的技藝可讓“化腐朽為神奇”,技藝不精的則有可能變成“災難”。
3巖茶沒放好
既然剛剛焙過火易鎖喉,那么放置一段時間又如何呢?
巖茶的陳放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,需要避免的是,如果茶品沒有包裝與容器,放任置于空氣中,會快速氧化出現油耗味時,飲后出現鎖喉現象。此外,巖茶的吸附性很強,在存放過程中會吸潮、吸附其他雜異味,若置于高溫高濕亦或不通風的環境中,不僅造成香氣減弱,還會滋生細菌、霉菌,或被抽屜、櫥柜中的其他有害物質污染,這樣的茶喝起來會喉嚨發澀,嚴重的還可能引發腸胃不適。
4個人的身體原因
同樣飲茶,有些人有鎖喉反應,有些人卻完全感覺不到。這種“鎖喉”與個人身體狀態有關。
當人體處于不適狀態時,感官系統會出現失調。武夷巖茶屬半發酵茶,口感濃重、刺激性強、茶性溫和。茶客處于上火、發燒、喉嚨發炎階段時,就好像一把干柴。而巖茶以火炭焙而來,帶有濃濃的火氣,就是一把烈火。干柴烈火一相遇,巖茶刺激了發炎的喉嚨,“鎖喉”感覺明顯。
像這類情況,我們可以自行規避。
巖茶是一個極具生命力的物質,從生長到你身邊走過的每一步,都會被記錄在它的味道里,反饋給懂它的你。所以,這一杯“鎖喉”巖茶透露出的事,你明白了嗎?